“十一五”:转型大戏浩荡上演
2010年12月23日 09:41:28 嘉善新闻网
  

编者按:今年是“十一五”的“收官”之年,明年我们将迎来崭新的“十二五”。

过去五年的变迁发展,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即日起,本报将推出“我们的‘十一五’”系列报道,从我们身边的视角,向您展示过去五年给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,向下一个五年传递我们最美好的祝愿。

 

 

■记 者 刘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“工业经济迈出转型升级的新步伐。”这两天,县经贸局副局长杭新江正忙着整理“十一五”完成情况的资料。

       正如杭新江所说,“十一五”不仅是嘉善经济飞速发展的5年,更是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5年。

       “土地、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已经成为常态,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,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。”在“十一五”开局之年召开的那次人代会上,县委、县政府就对嘉善“十一五”的发展环境作出了预测——“十一五”将一路荆棘。

       事实证明,县委、县政府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资源要素渐渐成为制约嘉善的“瓶颈”。以往可以“大手大脚”的土地指标变得愈发珍贵,节能减排压力逐步变大,来自周边城市竞争不断加剧。不仅如此,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,更是给了嘉善工业经济当头一棒,订单减少、企业停产、经济数据急速下滑……

      怎么办?嘉善用“十一五”发展的实绩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——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。

      招商引资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源头。今年12月3日,县开发区在北京一举签下6个轨道交通、电力电子的大项目,成为嘉善今后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而这只是5年来嘉善在招商选资工作上的一个缩影。

      千山万水跑好项目、千言万语争好项目、千辛万苦引好项目、千方百计上好项目。5年来,嘉善把好项目、大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,积极引进带动力强、技术含量高、产出效益好的优质项目。

     木业等传统产业曾是嘉善的主导产业,不仅树立了“零资源经济”的典范,也成就了嘉善“中国木业城”的美名。胶合板、贴面板……几年前,这些还是嘉善几块重要的“长”板、优势板,但层次低、附加值低、资源消耗高使这几块“老”板成为制约嘉善经济发展的“短”板、劣势板。为此,县委、县政府从长远发展考虑,从几年前开始,嘉善停止引进木业企业,并舍弃3家总投资达3.7亿美元且已签约的企业。

      一边做的是减法,一边则做的是加法。“富士康与嘉善的合作是一次快乐的‘邂逅’。”这是2008年3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嘉善科技园奠基仪式上,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在致辞中对嘉善县投资环境的高度评价。

      央企国资来了,优质民资来了,高端外资来了,5年中这样快乐的“邂逅”一个接着一个,一堆扎着一堆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县累计引进工业内资项目290多项,实际到位内资50多亿元,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大项目占了三分之一,实际引进外资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。

     好项目带来的是好的效益。在姚庄光伏产业园内,昱辉阳光的厂房一幢幢拔地而起。这个刚刚引进仅几年的项目,在“十一五”期间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,成为拉动嘉善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
     不仅如此,2007年,嘉善县面向社会首次公布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评价结果,以“亩产论英雄”已经成为发展工业经济的共识;同样在这一年,中国木业城并入县开发区,如果将这一举措看作是政府精简机构的需要,还不如说是整个嘉善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;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……今年嘉善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大手笔更是一个接着一个。

    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使产业“激情燃烧”;一手引进培育新兴产业,使产业“强筋壮骨”。2008年,伴随着神舟七号升空,位于我县陶庄镇的浙江大隆合金钢有限公司再次成为焦点。通过转型升级,企业已经三助“神舟”飞天。从当初收购废铜烂铁,到如今锻造精密机械,产业实现了“嘉善制造”到“嘉善创造”的升级。

     从木材到钢材,从钢材到硅材,再到人才,嘉善工业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三步提升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嘉善的主要传统行业中,纺织服装、木业家具、五金机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。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250亿元。同时,块状经济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,形成了太阳能硅片、实木复合地板、大舜纽扣、天凝植绒、无油轴承等特色产业集群,区域创新体系、专业化协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。

 来源 《嘉兴日报》嘉善版  作者  编辑 沈建康  
[进入论坛]  [好友分享]  [打印文章]  [关闭窗口]
 
设计制作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